金标达服务热线
重磅发文:医务人员薪酬不再与业务收入挂钩!重点体现技术劳务价值!
发布时间:
2023-07-28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联合下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明确了今年下半年医改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
作为指引医疗行业发展的“指挥棒”,医改政策变动关系到每一家医疗机构每一位医务人员。
尤其在今年,结束长达三年的疫情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更是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任务》明确,2023年医改重点任务涉及医疗资源再调整、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欺诈骗保整治、常态化带量采购、加快药品流通、推进疾控改革、壮大医疗卫生队伍等共20项内容。
01
1. 落实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
2.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
3.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4.探索实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任务》指出,要完善运行新机制,以下4个方面:
第一,逐步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
第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体现劳务价值,保障公立医院人员薪酬的来源;
第三,每年开展评价评估,优先将技术劳务价值为主的治疗类、手术类、部分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整范围;
第四,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省级试点。
根据国家部署,我国以“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为框架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正处于有序建成阶段,同时处于发展红利期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03
一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夯实公益性基础。
重点推动落实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财政状况和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逐步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夯实公立医院公益性基础。
二是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规范化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使医疗服务价格更好地体现技术劳务价值,保障公立医院人员薪酬的来源,促进维护公益性。
推动各地进一步落实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开展调价评估,符合条件的及时调价,在动态调价的基础上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合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确保公立医院实现收支平衡、持续发展。
总结并推广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经验,对5个试点城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情况开展评估总结推广,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省级试点,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推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适时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集采,覆盖更多药品和耗材,持续放大改革效应。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将累计达到450种。
三是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将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指导地方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让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用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诠释公益性。
四是强化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
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继续组织做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统筹开展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有关工作,重点考核医疗质量、运行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等,考核结果和医院等级评审、医保支付、工资总额等挂钩,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落实功能定位,促进公立医院沿着公益性的正确方向改革发展。
下一页
下一页
最新资讯